导师团队
460 环境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招生 >> 导师团队 >> 460 环境学院 >> 正文

环境化学与技术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5-10-28 作者:

【团队简介】

环境化学与技术研究室于1989年成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功能材料、高级氧化、膜分离、废水生化处理强化技术、电化学水处理及CO2/O2资源化、环境分析与传感检测。研发了系列基于功能材料的废水处理强化技术、功能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成功应用于化工、制药废水处理、污水厂提标改造以及固废资源化工程。研究室承担/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等7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2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SCI论文800余篇,3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出版专著2本、译著1本、教材2本,授权发明专利13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3项。研究室培养毕业博士生100余人、硕士生200余人,其中7名毕业生获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


【科研展示】

代表性国家级项目:

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纳米导电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应用基础研究,全燮,2020-2025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单原子催化非均相类芬顿及其强化方法与废水毒性削减性能,全燮,2024-2027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基于金属单原子/原子簇分散多孔碳电极的电Fenton过程及强化机理,全燮,2020-2024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环境电化学,刘艳明,2023-2025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子课题:高含油乳化废水低压电驱动处理的微通道限域-氧化协同作用机制,于洪涛,2022-2026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金属单原子电催化两电子氧还原/水氧化同步产H2O2调控机制及水处理性能,曹佩珂,2023-2025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维MoS2/rGO碳基纳滤膜的制备及电强化协同增效分离的机制研究,邢加建,2022-2024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p3/sp2复合碳的表界面调控及其电氧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协同CO2资源化研究,刘艳明,2021-2024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孔径可多维度程序调控的分离膜及其智能分离原理,魏高亮,2025-2028

近年重要科技奖励:

² 202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强化废水生化处理的电子调控技术与应用

²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基于高能效纳晶薄膜电极的工业废水电催化深度处理技术及应用

²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提高光催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能量效率的方法及应用基础研究

² 202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光生电荷产生和迁移的强化方法及其水处理应用基础研究

² 2017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功能性悬浮生物载体(填料)制备及其污水处理关键技术与应用

【培养特色】

² 培养理念:立足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从事高水平创新研究、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顶天立地”型人才。

² 育人思路以人为本,作好学生的引路人。

² 科研支持:经费充足、平台先进研究方向多元

² 学术交流:与国内外顶尖学者交流密切,支持学生参加领域顶级会议,使研究始终保持开放视野。

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


研究室团建活动

【育人成果】

7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分别任职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高校: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江苏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燕山大学、中国计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南阳师范学院、蚌埠学院、北京农学院等。

科研院所、事业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济南市环境研究院、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烟台市环保工程咨询设计院、长春黄金研究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辽宁省大连水文局、自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巴中市委组织部、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泰安市财源街道办事处等。

企业:

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创环保集团、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光荣投资基金、中晶环境(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映客科技、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光大证券重庆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海信集团、湖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分公司、美的集团、美国宝洁公司、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沈阳中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招商银行大连分行等。

【招生事项】

招生类型

硕士推免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硕士统考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直博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硕博连读(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招生导师

全燮,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六、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 “环境科学与工程”组成员、国家“十”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十一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专家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副主任。入选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计划。获辽宁省领军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称号,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致力于污染控制化学工程基础和技术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授权发明专利130余项;发表SCI论文600余篇,专著3部、译著1部、教材2部;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ES&T Engineering 等期刊编委。

招生科研方向

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环境功能材料与应用;废水生化处理的强化技术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招生类型:硕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博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联系方式:quanxie@dlut.edu.cn, 0411-84706263


赵慧敏,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兼任期刊Microchemical Journal副主编、全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国家库)成员、“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物快检技术与装备、环境功能纳米材料设计与应用、污水处理厂智慧运营系统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青年基金) 6项、863计划课题1项,并参与重大基础研究(973)课题、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3项,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H因子>60)。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省部级科技奖3项。

招生科研方向

环境污染物传感检测技术与装备、智慧水务、环境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zhaohuim@dlut.edu.cn, 13332258899


刘艳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电化学水处理、电还原O2/CO2/NO3-资源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近年来在Nat. Commun.PNA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viron. Sci. Technol.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目。

招生科研方向

²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² 电催化材料设计、电催化还原O2/CO2/NO3-资源化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liuyanm@dlut.edu.cn, 13478583547


陈硕,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研发、高级氧化水处理方面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各1项。在ACS NanoApplied Catalysis B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及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

招生科研方向

² 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

² 环境功能材料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招生类型:硕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博生(学术学位)

联系方式:shuochen@dlut.edu.cn, 0411-84706263


于洪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水处理技术,近期兴趣循环冷却水软化、含油废水破乳、反渗透浓缩液分盐、海水提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转让3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

招生科研方向: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yuhogntao@dlut.edu.cn


刘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生物膜形成及调控机理、功能性生物膜载体制备、污水生物脱氮新技术以及环境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及特别资助项目、辽宁省面上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近年来在Water Research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taoliu@dlut.edu.cn, 13042468093


刘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环境催化材料和新型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新型纳米材料的原子结构调控及实施能源催化体系在光能、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高效转换。至今已在Angewandte ChemieNano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

招生科研方向:

² 环境功能材料

² 光电催化材料和能源转换材料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liuning@dlut.edu.cn, 19234241332


魏高亮,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离膜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其水处理应用。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ACS Nano以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授权国内、国际专利合计5项,截止到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1项以及吉林省科技厅优秀青年基金1项。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glwei@dlut.edu.cn


邢加建,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膜分离水处理技术与原理的研究,包括新型功能膜的制备、膜分离耦合工艺研发、膜污染控制、电强化膜分离过程原理研究等。近年来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环境与膜分离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连理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骨干。

招生科研方向:

膜法水处理技术、导电分离膜制备与工艺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jxing@dlut.edu.cn 15636815675


曹佩珂,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电催化高级氧化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通过高性能电催化材料设计以及电化学耦合高级氧化新型体系的研发,致力于实现绿色低碳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过程。同时,结合理论计算和原位电化学表征技术揭示电催化界面反应机制。在Nat. Commun.Angew. Chem.ES&T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25篇,ESI高被引3篇。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参与国自然重点项目、辽宁省科技计划国家科技奖定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

招生科研方向:

电化学高级氧化水污染控制、电催化界面设计与机制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联系方式:caopeike@dlut.edu.cn 18840843646


下一条:环境分析与毒理研究导师团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