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05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 | 金属凝固电磁调控团队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


【团队简介】

 

本团队源于我国著名材料专家郭可讱先生、铸造专家金俊泽先生开创的电磁场调控金属凝固研究,深耕四十余,现已形成电磁凝固调控、特种合金研发、功能材料与器件三大核心研究方向,聚焦航空航天、深海深地、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材料难题,推动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创新。

本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9人,团队近年承担国家级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超1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SCI论文6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国际专利5件,成果应用于高铁、航天、军工装备等重大工程,助力我国高端装备用新材料核心技术突破。

未来,团队将深化多学科交叉与产学研协同,聚力AI材料设计、极端环境材料开发等前沿方向,攻克高性能合金调控、电磁功能材料创制等难题,培养材料领域领军人才,为我国材料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核心力量。

 

【科研展示】

近些年,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60余项,团队承担的科研经费超1亿元;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例如,研发出的电磁调控系列专利技术,用于高铁接触线材料的制备,解决了我国高铁等重大工程材料制备的卡脖子难题。针对我国高性能双金属制备技术严重落后的瓶颈难题,团队研究工作发明了温度场、静/交变磁场等多场耦合同步辐射在线环境与观测技术,研制了国内首台套高承载轴瓦用减摩铜合金/钢背双金属的固-液复合装备,开发了钢背超快速感应加热、电磁力辅助熔体铺展/界面原子互扩散、梯度水冷的水平连续固-液复合技术,采用该双金属带制备的高承载轴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高承载轴瓦的国内空白支撑了我国高性能滑动轴承双金属基材制备技术的发展。团队主导研发的“金属材料多场耦合制备与极端使役环境同步辐射原位实验集成系统”应用于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助力新材料研发。

 

实验室条件与工作环境

【培养特色】

本团队始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解决新材料创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新技术开发为目标,以培养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的国家优秀科技人才为己任,为我国材料科研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持续不断地输送优秀科技人才。目前,本团队现有博/硕士研究生近200人,每年预计招生50-60人。

 

 

 

 

 

 

【育人成果】

本课题组毕业生去向多为国内高校、大型研究院所/国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已产生众多优秀校友,例如国家级人才和青年人才、学术带头人、高新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高管等。

【招生事项】

招生类型

硕士推免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硕士统考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直博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硕博连读(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招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王同敏、卢一平、段玉平、王清、接金川、康慧君、郭恩宇、陈宗宁、王明亮、张宇博、咸经纬、辛同正、张至柔

博士生导师:王同敏、卢一平、段玉平、王清、接金川、康慧君、郭恩宇、陈宗宁、王明亮、张宇博、咸经纬、辛同正

科研方向

(1)AI赋能先进材料设计

(2)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3)材料制备与加工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

(4)功能材料及其器件

招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

联系方式

请查阅团队成员官网信息

下一条:材料 | 高熵合金材料研究室

关闭